首页

女王踩踏男奴

时间:2025-05-29 11:50:23 作者:“雪龙2”号凯旋!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浏览量:26119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链接“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目前的建设情况如何?一起去看!

  地面主体部分建设完成

  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在施工。与普通车站不同,这里地面上只能看到船帆一样的建筑,站台和轨道都隐藏在地下。未来这里将汇聚7条轨道交通线路,辐射整个京津冀地区。

  如此复杂的轨道线路如何全部隐入地下?这里的地下空间十分开阔,内部共有3层。未来这里将集成2条城际铁路、4条轨道交通、1条市郊铁路、15条公交接驳线路。

  整个交通枢纽的结构:

  地下1层,是方便旅客的餐饮商业区;

  地下2层,是火车、地铁、公交接驳的公共换乘区域;

  地下3层,有32米深,是轨道和站台层。

  建设方介绍,传统的火车站需要从城市割占出大面积空间,而这座交通枢纽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将全部交通功能都沉到地下,达到“缝合城市”的效果,做到土地最大化集约利用。

  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 周伟:把地面空间都还给城市建设,未来我们将在地面开展一系列的包含公寓楼、写字楼、住宅、商业等相关业态开发。在不久的将来,地面也会是一片非常繁华的景象。

  这里的地下建筑规模达到128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国家体育场“鸟巢”的面积,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未来从这里出发:

  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

  35分钟直达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

  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

  交通枢纽客流聚集

  如何破解拥堵城市病?

  为了尽快疏散庞大的客流量,交通枢纽设计有100多个出入口,其中60个都是与地面楼宇直接联通的。目前地面楼宇还没有建设起来,地下连接的出入口已经留好了。

  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 周伟:家住在这里的居民,可以选择从家门口的电梯直接坐到站厅层,就是B2层,实现“无缝衔接”。

  交通枢纽通过“立体接驳+多点进出”的交通衔接方案,最大程度避免旅客流和地面行人交叉。尤其是在地下2层设计了公共换乘区,火车、地铁、公交接驳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出入口都在这里,平均换乘时间只需3分钟。

  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 周伟:我们地铁和国铁安检是互认的,不再需要第二次安检。

  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站城融合” 打造活力城市

  “站城融合”的创新设计,不仅打造出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之城,也留出了一个活力四射的城市空间。它将用来做什么?怎么融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

  交通枢纽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0面船帆一样的建筑,它的名字叫“京帆”,寓意大运河上启航的帆船。“京帆”下巨大的公共空间,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站前广场,而是集合商业休闲、时尚运动等多种功能。

  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 胡九龙:“京帆”实际上是做了很多改进的,它的目的就是更加开敞、更加舒适。它不是一个匆匆离开的站台,而是人们可以交流、可以逗留的一个地方,满足“城市会客厅”的需要。

  不仅是“京帆”,以人为本的精细规划处处可见。

  东边和六环创新发展轴结合,引入创新型企业入驻;

  西边紧邻大运河,一条运河文化街直通码头,游客可以从车站逛到码头,坐船深度领略副中心的城市风貌。

  巨大的“京帆”,像伞一样守护着7个天井,通过帆板调节,将阳光引入地下32米深,让这座“地下城”有了通透舒适的自然光。枢纽站的“京帆”屋盖,与副中心六环公园、潞通公园及大运河,共同串联起一串绿色开放的城市景观轴,彰显了副中心的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蕴。

  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 胡九龙: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一座活力、便捷、绿色的交通枢纽,会带来高品质的生活体验、更多的幸福感。

  (总台记者 张芊芊 张程 张伟泽 刘宝凤)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云之诗——云南省女艺术家油画作品展”启幕

“打造精准高效的政策环境、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敢闯敢干的创业环境、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些举措能有力提升投资吸引力。”全国人大代表、长春市市长王子联说,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畅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

中央统战部召开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贾秋淼介绍到,近年来,北京市制定实施了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协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做好政策协同,环境质量改善取得历史性突破,碳排放总量处于稳定的平台期。

建设体育强国,展示中国人民的志气锐气底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广大体育工作者继续书写体育事业发展新荣光

“天津邮轮复航以来,随着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政策的持续优化,‘邮轮热’持续升温,邮轮口岸出入境客流高峰频现。”据介绍,东疆边检站已累计查验邮轮出入境(港)人员突破40万人次,出入境(港)邮轮170余艘次,办理“24小时过境免签”“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旅客共计1000余人,有来自法国、俄罗斯、美国等近80个国家的外籍旅客通过乘坐邮轮到访天津。

汪明荃分享与罗家英的相处之道:尊重与支持是关键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3.2万件,同比下降5.8%,其中涉环境污染案件5386件,同比下降11.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惩治环评造假行为,对弄虚作假、情节恶劣的“环评报告贩子”定罪判刑,终身禁止环评执业。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会同国家文物局发布典型案例,提升文物保护管理与利用法治化水平。福建、陕西等10地法院建立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机制,一体守护自然瑰宝。发布司法服务“双碳”指导意见,审结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案件17万件,同比下降8.2%,涉碳案件108件,同比增长21.3%。某公司因风电和光伏发电收购问题被提起公益诉讼,经诉中调解,安排数亿元用于电网配套建设,推动了新能源消纳责任的落实,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健全。

重庆巫山: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保一江碧水向东流

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德中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自2016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另据德国央行数据,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1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18.87亿元),同比增长4.3%,创下历史新高;德国在华投资在其在海外总投资的占比也上升到10.3%,同样创下近10年来新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